看《扫毒3》在7月6号上线即开分,我有点了然,毕竟是港产大IP,这是怕再拖拖,连6.2的及格分都保不住吧!
讲真《扫毒3》在2020年开机时,我就有点意兴阑珊,不是不满意导演;不是不满意演员阵容,而是对港产警匪片产生了一种“一眼可以看透生死”的疲惫。
果然看了《扫毒3》正片后预判成真,那个从陈木胜手中接过导演权杖的由邱礼涛他一点没有给我惊喜。
(资料图片)
在124分钟的播放时间内,除了走基础剧情,几乎没有效的主题输出,一言不合就用AK、火箭筒、四联高射炮突突突。
我完全有理由怀疑,那些给《扫毒3》打五星的观众,都是被枪林弹雨狂轰乱炸搞晕头,才给得高分。
吐槽完毕,我们回归电影本身,主创用“扫毒十年,最强一战”来形容《扫毒3》,确实很贴切,谁也否认不了。
邱礼涛是一个很爱玩狠、虐、爽,拍让观众极度“不适”镜头的导演。
比如他的代表作《人肉叉烧包》,为了让观众“不适”,电影会细致地将人肉叉烧包处理、加工、食用的镜头细致地描绘出来。
《阴阳路》系列单元故事中,拍了一位全身溃烂,腐肉一片片掉落的少女。
《伊波拉病毒》更是拍出被餐桌直接勒死的老大,以及被硬生生剪掉舌头的小女孩。
这些成本极小,却让人印象极其深刻的早期港片,靠的就是邱礼涛的“恶暴力“。
而近些年,即便他通过《扫毒2》《拆弹专家2》转场成为了港片名导,甚至被有些粉丝称为“港片最后的坚持“,但他依然逃脱不了一开始拍快片,”差不多就好“的顽固思想。
《扫毒3》动作戏场景依然可以称王,尤其到后面金三角区域对战,那不是小规模的动作场景,几乎可以称为战争片。
出动的冲锋枪已经不算什么,火箭炮,迫击炮、甚至飞机全程轰炸,硬生生炸的观众目不暇接。
但这是有前提铺垫的,在《扫毒3》发布的制作特辑中曾经透露,该片投资近3亿港元
在“口罩“前,辗转过西双版纳、惠州、汕尾、等地进行取景,还在惠州搭了一个近5万平方米的金三角村寨场景。
结果因为疫情原因,出行不便,剧组又将这个人工制造的“村寨“,从惠州搬到了香港。
这其中的费用就可想而知,同时有了大的场地,邱礼涛对于细节场景自然更不吝啬,为了拍出豪华枪战场面,一个群戏镜头中,就会出现一百支枪。
整部电影拍摄时,使用了超过十万发子弹,所以那么多酣畅淋漓的对战场景,都是用钱兑出来的,“最强一战“这一点其实不夸张。
但也仅仅是动作场景最强而已。
整个剧情苍白无力,一开始毒枭差哥在香港吃了败仗,没有办法辗转到泰国寻找生路,然后被某一位司令看中,逐渐崭露头角。
而在差哥奋起拼搏时,插了一段双生蛋卧底线,其中一位卧底欧志远正义凛然,立场非常坚定。
而另一位张建行则对老大有相当的情谊,这种卧底设计,现在已经成了港产警匪片固定模式,想延展又无法突破。
用这种生硬的双卧底来增加故事的新颖感,依旧有画蛇添足的嫌疑,无法让人产生共鸣。
而陈木胜执导的《扫毒1》,虽然挂着警匪片的外壳,但说的却是刻到骨子里的兄弟情,主题非常明确。
同时《扫毒1》从故事开场、铺垫、延展、转折、再反转,直至高潮结束,整个电影有过硬的逻辑关系,导演讲故事的能力非常优秀。
尤其是最后的:“阿伟已经死了” 成为整部片子最激烈的高潮部分,这种情绪的渲染比纯粹的狂轰滥炸更印象深刻。
而《扫毒3》只强调动作戏,文戏部分支离破碎。有网友评价:“陈木胜在天永不安眠”倒也不是不能理解。
对于演员方面,我有很多想说。
因为大制作港片年年几乎就是那些老面孔在支撑,说青黄不济那是宽容了,说狠一点,香港市场后续艺人简直可以说是“断子绝孙”了。
问题是好不容易三个影帝演技过关,没有大的硬伤,还有值得宣传的噱头,结果塞进了一个啥也不是的女演员,我就想问:是资方硬插进来的吧?
对于《扫毒3》的评价我也很头疼,你说它烂,电影的动作戏场景确实可取,有被爽到。但是你说它优秀吧,那是昧着良心。
总是就是一个很鸡肋,公式化很强的港产警匪片,我预计这部电影在大众不看好的情况下,后续票房续航能力很不乐观,豆瓣评分也可能跌到6.0以下,系列故事到第3部也就到头了。